首页 > 社会公益 > 关爱可可西里 > 寻梦可可西里
公 益

寻梦可可西里——

作者:唐玉成    更新日期:2014-08-17 14:30:31

    从知道英雄索南达杰的事迹时开始,可可西里便成了萦绕我心间的一个梦。很久了,青藏高原,唐藩古道,三江源头,可可西里成了我挥之不去的思念。不单是为了感受阳光与蓝天的诱惑,体味三江源头的神奇与瑰丽,以及探寻那块神秘而原始的土地,更是为了心中那份不能忘却的纪念。



    这是一个对自己久违的承诺,2014年的初春,我终于踏上前往可可西里的朝觐之旅。

    从长江口溯源西进,怀着敬畏与虔诚,我沿着横贯神州大地的母亲河一路探寻华夏文明发祥之地。沿途之上,秀美如画的古城苏州,太湖明珠无锡,历史名城南京,千年古都西安……八百里秦川腹地,两千年丝绸古道,巍巍昆仑山巅都留下了我清晰的足迹。游走于蓝天白云之下,草原,雪山,宛如一幅幅绝美的画卷,就连手中的镜头也难以尽收眼前的美景。若不是逐渐稀薄的空气,我甚至无法将如此圣境与“无人区”、“死亡地带”和“生命的禁区”这些可怕的名词联系在一起。可越来越剧烈的高原反应告诉我:这里,是可可西里。



    这里是中国最大,最神秘的“死亡地带”,它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夹在唐古拉山和昆仑山之间,平均海拔高度在5000米以上,号称“世界第三极”。这里气候严寒,严重缺乏氧气和淡水,人类无法长期停留,只有极少数已经适应了高寒气候的动植物得以在这里生存。这里因环境险恶而令人望而却步,然而在藏民心中,它却有着一个温婉的名字——“美丽的少女”,她就是可可西里。

    当我的双脚第一次踏上可可西里的土地时,我完全被眼前荒凉纯净的美景震撼了。蔚蓝色的天空,藏青色的高原,绵延起伏的山岭一直延伸到雪线深处。目光所及,成群的藏羚羊和野牦牛在一望无垠的原野上偶尔欢快地闪过;耳畔,几只秃鹫呼啸着划破苍茫的天际。眼前的一切就像是一幕西部片,置身于这一方净土,我不禁慨叹:可可西里之所以为世人所知,不仅是因为陆川导演的同名电影,以及那些在别处终其一生都无缘观赏的藏羚羊和风景,还有大自然对枪声、贪婪、英雄与生命的无声讲述。

    这里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最后的一片栖息地。广袤的无人区曾经是藏羚羊的乐土,然而由于人类的贪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藏羚羊遭到了灭绝性的捕杀,数量曾经从一百多万只一度锐减至不足十万只。可可西里也因为藏羚羊盗猎与反盗猎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1997年,可可西里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多的像索南达杰一样的反盗猎勇士在这片人迹罕至的土地上爬冰卧雪,餐风饮露,与武装盗猎分子展开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以自己的生命守护着可可西里,守护着藏羚羊。

    在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的青藏公路边,我看到了这座以英雄的名字命名的自然保护站,并有幸与战斗在反盗猎最前沿的韩宗隆站长相识。在他的指引下,我方才得以见到心目中的英雄——索南达杰烈士的纪念碑。一条条洁白的哈达和五色的经幡随风舞动,高寒草甸的掩映中,间或有成群的藏羚羊轻盈雀跃。黑白的遗像里,英雄的眼神依旧深邃而坚定,碑上,刻着简洁的碑文:功盖昆仑音容常在。



    置身于圣洁的雪域高原,伫立在英雄的身边,我仿佛能听到他依然强劲的心跳。斯人已逝,但浩气长存。死亡的威胁和恶劣的生存环境没有让巡山队员退却,英雄的逝去激励着更多的人追随着他的脚步,走上环保道路。面临着高原反应的不适和随时可能丧生的危险,韩队长和他的队员们已经记不清多少次深入可可西里腹地执行反盗猎巡护任务。巡山工作一进行就是十几天,往返数千公里。崎岖的巡山路上,无论是遭遇抛锚,食物短缺或者燃油不足都会让队员的生命饱受威胁。有的队员高原反应强烈,却不肯下山;有的队员落下了伤病;还有的队员则永远长眠在了这片高原之上。然而这些艰辛和磨难都无法改变他们捍卫可可西里的决心,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退缩,依然以饱满的热情和旺盛的斗志坚守在反盗猎的第一线。在韩队长和他的巡山队员身上,我读出了这些质朴的康巴汉子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信仰的坚持。也正是热爱自然,忘我奉献,勇于牺牲的“可可西里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可可西里人以大无畏的气概,克服重重艰难险阻,投身于生态保护的事业中。

    由于长期有效的反盗猎斗争,人们开始关注藏羚羊的命运,可可西里也逐渐从枪声中走向安宁。为了美丽的可可西里,以及驰骋在这片土地上的生灵,一代代的巡山队员们奉献出了宝贵的青春年华,热血乃至生命。随着可可西里之行的不断深入,我一次次被这群为了心中的信仰而奋斗的可爱的人们所感染。伟人毛泽东有一句名言,人活着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需要信仰,一个团队,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疯狂的捕杀曾经给这片土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也给了她重生的契机。自然环境的严酷,盗猎分子的残忍,都不曾动摇守护者坚定的信仰和对生命的尊重。在寂静而美丽的可可西里,生命的平等和人性的高尚被演绎地淋漓尽致。永不放弃的坚持为我再一次诠释了什么才是“人生的意义”,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没有执著的精神和使命般的激情,何以能够如此?一如融汇在打造百年企业的漫漫征途中,唯有不向困难和逆境低头,拥有变革的勇气和涅槃的决心的精英方能开辟事业和人生的新高度。



后记
作为地板行业民族自主品牌——融汇版图地板的缔造者,荣慧先生在过去的近二十年间一直关注公益事业发展,无论是植树造林,还是捐资助学,他和他的企业都积极奔走在行业前列。可可西里之行,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的敬业奉献和他们简陋的生存条件深深触动了荣慧先生,也引发了他成立“可可西里环保基金”的想法。因为在他看来,为环保事业贡献绵薄之力是每个公民和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荣慧先生以企业名义捐资成立“融汇版图地板•可可西里环保基金”的初衷除了以此专项用于可可西里保护区的建设,改善保护区工作人员的生存条件之外,更加期待所有融汇人能以实际行动承担起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社会使命,同时呼吁全社会关注自然,关爱生命,让可可西里不再哭泣!